關於讀經,及我的因應之道
一年多前,WOWO唸大班,並開始教弟子規,那我就想,乾脆來教她讀老子平衡一下。但光「道可道非常道,名可名非常名」這句就解釋半小時(沒有路不是人走出來的,所以路會消失,沒有名字不是人取的,所以可以變)。「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」我就秀給他看Yves Klein的KLEIN BLUE的畫,或是其他後現代主義的純色畫。不過她怎麼都搞不懂為什麼「玄」是「黑」,因為她一直想成「旋」。 雖然她很懂這些,但我覺得這麼小就教解構主義(我只會這樣教......),實在是瘋了。而且,這類哲學性的東西要變成看得見的東西,實在好花時間哦。於是我轉了一下,想說來教李白和蘇東坡吧。我想「白髮三千丈」之類的景象應該很有趣,還可以畫出來,符合她的興趣。 所以我選了李白「白日依山盡」這首。她很了它, 因為我們位在九樓的家,陽台向西開展,看出去就是那個景(雖沒有山~~)。「明月幾時有,把酒問青天。」她也很愛,因為她至少懂「高處不勝寒」的物理原則,所以對「唯恐瓊樓玉宇」也心有戚戚兮。至於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」這句,我那時打算等她畢業後再解,我想她畢了業後,應該能懂這句話。不過,畢業月餘至今未教便是~~~ 總之,我不認為中國文化沒有什麼「不該」教的。重點應該回歸它會是什麼樣的教學內容和什麼樣的教育態度,然後是否能找出符合現代情景的解釋和想像。蕃茄不煮也是沒辦法幫男人顧攝護腺的,XD。 不過這個世界值得學的太多了,中國文化只是一部份,哪些材料該被挑出來,哪些材料以後再說,要花很多力氣。絕對不是丟一本書給孩子叫他背起來就好。不負責任的大人,請別以馴服小孩來取代合宜合性的教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