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用馬桶已是幾個月了。不過,這並不表示我們家裡的垃圾桶就再也找不用過的尿布。然而隨著窩窩搞清楚「有尿意=上厠所」之間的因果關係後,我和窩媽當然會不自主地期待告別尿布的好日子來到。
雖然有所期待,但這個日子卻總是比我們所期待的那一天還要晚來到。在這段過渡期中,我們學習著如何「規劃/預測/觀察」人類屎尿的本能。
關於尿尿,我們先從「定時」法下手,依她喝水的量,來計算帶她上厠所的頻率。或許卅分鐘一次,或許一小時一次。如果這次沒有,那十分鐘後再來一次。而且每次一定跟她說:「窩窩尿尿好好聽哦,可以給我聽聽看嗎?」獅子座的她,也樂於表現。好幾次當我帶她去尿尿時,她一定要叫窩媽也來「媽媽,過來聽我尿尿,好好聽哦!」不過,這句時常都是她已經尿完了喊,窩媽當然也會配合演出囉。至於上大號,則需要不時地察顏觀色。當她「面有難色」地半蹲著時,便是我們急忙拉她去坐馬桶的時候。
雖然偶爾來那麼一泡屎尿,還是會教人後悔不在她身上掛尿布。但有些時候倒也不那麼令人挫折。像有一回我們從台北回台南的路上,在林口一間包廂式的餐廳裡用餐。由於人在外頭的關係,窩對於尿意/屎意的表達,常會忘了告訴我們。於是,先是一泡尿撒了下來。而當我們繼續吃飯時,另一坨屎也點綴了我們的到來。要是此事發生在家裡,心裡必然要嘀咕。但因為發生在外面,而且店家沒看到(還好是包廂式的餐廳),所以我和窩媽只覺心裡好笑。連後來我們再度光臨時,都會想到這件事。
一直到了這一兩個禮拜,窩大概都不會失手了。除了兩次因特殊情況尿在汽車安全座椅上外,下了車的她一切完好。
至於她的想法呢?不用包尿布後的她,長痱子的情形也好了很多,所以連她自己也對此十分開心。「不包尿布真舒服」巧虎如是說。